一、制定背景
宜春市自2006年9月被授予“国家园林城市”以来,绿道建设成果显著,中心城区绿道长度超过120公里,这些绿道改善了城市环境,方便了市民交通,并较好的满足了宜春市民散步、骑行、健身等需求。
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,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之中,合理布局未来城市的生产空间、生活空间、生态空间;同时,根据2022年《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》明确的国家园林城市申报(复查)应“编制并有效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、公园体系规划、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规划”的要求,我市以2013年出台的中心城区城市绿道建设规划为基础进行了修订,编制了《宜春市绿道系统规划(2023-2035年)》。
二、基本概念
(一)绿道的定义
绿道作为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,通常沿着河滨、溪谷、山脊、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,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,连接主要的公园,自然保护区,风景名胜区,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,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,历史文化资源,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。
(二)绿道的功能
1.生态功能:城市绿道可以保护和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,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。通过绿道的建设,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,改善空气质量,减少噪音和热岛效应,提供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。
2. 交通功能:城市绿道可以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提供人们步行、骑行和慢行的便利通道。通过绿道的连接,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,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,提高交通效率,改善交通环境。
3. 休闲功能:城市绿道为居民提供了休闲、娱乐和健身的场所。人们可以在绿道上散步、跑步、骑行,与家人和朋友共享自然的美景,享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。
4. 文化功能:城市绿道可以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,打造具有独特风貌的文化景观。通过在绿道上设置公共艺术品、文化展示和活动场所,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,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。
(三)绿道的层次划分
据空间跨度与连接功能区域的不同,绿道分为区域绿道、市级绿道和社区绿道三个等级,绿道规划应与各级城乡规划相衔接。
1.区域绿道:连接城市与城市,串联区域重要自然、人文及休闲资源,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、风景旅游网络构建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。
2.市级绿道:连接重要功能组团、串联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自然与人文节点的绿道。
3.社区绿道:连接城乡居民点与其周边绿色开敞空间,方便社区居民就近使用的绿道。
三、规划原则
(一)系统性原则 —— 统筹考虑,让绿道形成“绿道网络”。绿道规划设计应统筹考虑城乡发展,衔接相关规划,整合区域各种自然、人文资源,加强城乡联系,引导形成绿色网络,发挥综合功能。
(二)人性化原则 —— 人性设计,让绿道洋溢“人文关怀”。绿道规划设计应以满足市民休闲健身为重点,注重人性化设计,完善绿道服务设施,保证城乡居民安全、便捷、舒适的使用。
(三)生态性原则 —— 顺应基底,让绿道充满“乡野气息”。绿道规划设计应尊重生态基底,顺应自然机理,对原生环境和自然、水文地质、地形地貌、历史人文资源最小干扰和影响,避免大拆大建。
(四)协调性原则 —— 结合实际,让绿道发挥“工程价值”。绿道规划设计应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与周边环境相融合,与道路建设、园林绿化、排水防涝、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,以及环境治理等相关工程相协调。
5、特色性原则 —— 统筹考虑,让绿道呈现“多样精彩”。绿道规划设计应充分结合不同的现状资源与环境特征,突出地域风貌,展现多样化的景观特色。
6、经济性原则 —— 集约土地,让绿道体现“绿色低碳”。绿道规划设计应集约利用土地,合理利用现有设施,严格控制新建规模,降低建设与维护成本。鼓励应用绿色低碳、节能环保的技术、材料、设备等。
四、分期规划目标
以打造中心城区的绿道为重点,兼顾全市区域绿道的规划布局,分期规划了以下步骤:
(一)近期绿道建设(2023—2025年)
结合现状已建绿道,主要联通袁河滨水沿线、宜商大道绿道以及完善公园内部绿道。
(二)中期绿道建设(2026—2030年)
建设宜阳大道、明月北路、宜春大道、春水路绿道,增强老城区与北部经开区的联系,形成初步的绿道网络。
(三)远期绿道建设(2031—2035年)
区域绿道、市级绿道和社区绿道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,提高运营使用效率,有效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,积极推动宜春民生幸福城市建设。
最终到2035年,宜春市绿道能够服务中心城区120万人口的规模,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或超过85%,不仅符合国家园林城市要求,甚至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。
五、实施保障
遵循“统一规划、有序实施;设定标准、分片建设;以人为本、各显其能;原生为主、建设为辅;生态低碳、注重节约 ”的基本建设原则,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,尤其做好组织管理、技术支持、政策保障与考核监督等方面工作,确保宜春市绿道网规划、建设、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解读人:黄志新,电话:0795-3550053
附件: